站点logo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华夏历史 > 清朝历史 > 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 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

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 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

时间:2021-06-08 08:20:56来源:网络作者:兰台阅读:

今天我们要来说说这个康熙永不加赋税的事情,很多人也都问了,这个康熙是不是真的做到了用不加赋税,话说的的确确是有这样的事情,但是最后百姓还是不领情的,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,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。

康熙在康熙在位期间是做到了永不加赋税的,但是康熙推行的永不加赋说政策是持续200年,但是到了康熙的儿子雍正年间,雍正就想了很多“税改费”的办法来绕过他爸“永不加赋”的限制。老百姓根本没享受到“永不加赋200年”的福利,所以老百姓当然不领情。

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 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

“摊丁入亩”时,各省都增加了丁徭银总数

比如雍正帝一上台就全国推行“摊丁入亩”,看上去是把丁徭银平均摊入田赋里,好像是减轻了民众负担。

但是根据历史学家研究发现,康熙五十一年颁布“永不加赋令”到雍正二年推行“摊丁入亩”时,各省都不约而同的增加了人丁银。

以福建省为例,福建省在雍正二年推行“摊丁入亩”时,丁徭银总数比康熙五十一年时增加了1.3万两。

有人说了,就算增加了丁徭银数量,那也是有土地的地主支付,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?

可是首先,根据康雍乾三朝的奏折、文人笔记等材料,我们可以知道完全不拥有土地的纯粹佃户只占清朝佃户总数的30%左右,剩下70%的佃户都是拥有一小块土地后再继续租种地主的土地。

而与此同时,自耕农占整个农村人口的40%左右。

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 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

换言之,清朝农业人口里至少60%—80%的农民是拥有土地的,那么增加丁徭银数量也是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。

其次,雍正二年推行“摊丁入亩”时,各省都出台不同政策,明确要求佃户为地主分摊“摊丁入亩”而增加的费用。

“耗羡归公”就是加征的一门新税

网络上绝大多数网民都太善良了,脑子只能走直线,稍微一拐弯就理解不了了。

雍正帝推行所谓的“耗羡归公”,本质上就是清朝加征的一门新税。

“耗羡”原本就是伴生田赋正税之外的灰色税,等于是清朝官方征收田赋,官员再增加一笔“田赋附加费”,这就是“耗羡”。

雍正帝推行所谓的“耗羡归公”,其实就是 “耗羡”这个“田赋附加费”变成朝廷的正式税费。

那么官员的灰色收入没有了,官员会乖乖的认栽吗?

当然不会啦,肯定会想出新的名目啊。

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 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

“田赋附加费”被收归朝廷了,那么我们收“田赋卫生费”不就行了?

事实上四川在推行“耗羡归公”的第一年,就出现了新的“耗羡”:“余平银”。

标签: 上一篇:清朝初期四大贝勒分别是谁结局是什么 下一篇:摊丁入亩通俗的意思是什么?弊端又是什么?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

相关推荐相关推荐

抢占沙发抢占沙发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。

网友评论

猜你喜欢猜你喜欢

业界动态 / 本周热文 / 你言我语

最近更新

最新排行

历史图库更多+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