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logo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世界历史 > 国外历史 > 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时间:2021-07-06 14:57:41来源:网络作者:本站整理阅读:

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共同作用,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,这个过程经理了少有300年,多则800年,其期间至少经历过两次深刻的社会变革。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衰亡史,当然这并不是客观的,其言论带有着启蒙家对中世纪以及罗马傲慢且固执的偏见。

拜占庭帝国曾经数次遭遇灭国危机,却数次在最危难的时刻涌现出强有力的救世之主,查士丁尼时代结束后一度衰退的帝国几次起落,又在马其顿王朝时期再次攀上了西方文明的制高点。这是一次强有力的复兴,但巴西尔二世驾崩之后帝国便由盛转衰,陷入了不可逆转的衰亡的深渊。

这里简单对其衰亡历程进行一个分点的考察。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1、外部环境

拜占庭帝国的特殊地理位置,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:她强大时,四海宾服;她虚弱时,敌人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,击破她脆弱的边境防线。

而当这个螺旋的曲线在下行时超过了临界点时,帝国便不可逆转地衰亡了。

我们可以简单数一下帝国曾经面对的敌人,包括但不限于哥特人、格皮德人、匈人、阿瓦尔人、伦巴第人、法兰克人、神圣罗马帝国、汪达尔人、波斯人、阿拉伯人、帕臣涅格人、罗斯人、保加尔人、塞尔维亚人、匈牙利人、塞尔柱人、奥斯曼人、库曼人、意大利诸商业共和国、诺曼人、十字军诸国以及教皇国。他们或多或少都曾对帝国的领土、内政、外交和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,有些甚至极大的加速了她的衰亡,而奥斯曼人则给予了最后一击。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2、领土变迁

查士丁尼大帝驾崩之后,拜占庭帝国版图受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,是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。

当时,希拉克略皇帝收复了所有被波斯人侵占的土地,攻入了波斯腹地,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,然后率军回国。这次战争让两大帝国都精疲力尽,但只要一段和平稳定的时间,帝国在东方的防御体系就能重建。

就在这时,阿拉伯人在真主之剑哈立德的带领下横空出世,旋风般横扫了叙利亚和北非,夺占了帝国接近半数的土地——包括富有的叙利亚和埃及。帝国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安纳托利亚一带,以对抗阿拉伯人的侵略。

第二次打击,发生在破坏圣像运动期间。罗马教廷旗帜鲜明地反对君士坦丁五世的圣像破坏政策,所以当罗马面对伦巴第人的攻击时,君士坦丁五世拒绝派出援助,教廷转而寻求法兰克人的帮助,然后,丕平献土,帝国从此丧失了对罗马教廷的实际控制。

第三次打击,发生在曼奇科特战役之后。拜占庭帝国一度丧失了整个安纳托利亚和意大利,连巴尔干半岛也被入侵至内陆。尽管科穆宁前三位皇帝们励精图治,试图力挽狂澜,但依旧只是控制了安纳托利亚沿海的富庶地区,安纳托利亚高原牢牢地被罗姆苏丹国控制着,由于防线的过分拉长,导致帝国的亚洲部分几乎时刻暴露在罗姆人的进攻之下。

第四次打击,则是1204年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。这是万城之女皇第一次被人洗劫一空,个中罪恶令人发指。这次事件对帝国的影响就是,整个帝国分裂成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君主国和为数不少的地方势力,而作为心脏的君士坦丁堡以及爱琴海周边部分地区则被十字军控制,直到1261年尼西亚帝国再度收复君士坦丁堡。但此次沦陷已经对帝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创伤,在此后的一百九十多年里,帝国沦为二流小国,并最终覆亡。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3、社会变革

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,是开始于君士坦斯二世的军区制改革。为了筹集足够的兵员对抗阿拉伯人的入侵,君士坦斯二世设立了奥普希金军区、亚美尼亚军区、色雷斯军区和安纳托利亚军区,完成了改革的初步尝试。到了伊苏里亚王朝时期,整个帝国都完成了军事化。

军区制的基本特点就是兵农合一,但这种兵农合一并非中世纪时征召的农民炮灰,而是类似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兵,需要一定的财产(通常是对土地进行估价)才能注册成为农兵。

第二次重大的社会变革,是阿莱克修斯一世时代进行的普洛尼亚制度改革。1071年曼奇科特战役之后,拜占庭帝国的防线在四面八方的进攻下几乎崩溃,不仅丧失了在意大利的全部领土、安纳托利亚高原,还和诺曼人在巴尔干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。当时,军区制已经崩坏,阿莱克修斯一世不得不模仿西欧的封建制度,创立了普洛尼亚制度,以采邑的方式授予土地,以获取兵员。(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的普洛尼亚并不是世袭的,皇帝随时可以收回封地)到了帕里奥洛格斯王朝,由于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外部威胁和内部斗争,这项制度被更广泛的运用。

4、人口变化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这是截取的特里高德的数据,需要注意的是特里高德估测的数据通常较实际数字小。

5、内部问题

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内战繁多的帝国,且从来没有一部完善而确定的继承法。

内战造成的内耗极大的消耗了帝国的国力,而这种现象在军区制建立以后则更为明显。早期军区制确实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的,但后来军区坐大,地方军事贵族崛起,对皇帝的威胁也越来越大。军区叛乱时有发生;马其顿王朝时期边境甚至诞生了一些半独立的地方势力;科穆宁时期查尔迪亚军区也曾明目张胆地对抗过中央政府。

从继承法的角度来看,值得一提的是马其顿王朝的继承体系。篡位者至少需要成为皇室一员才能被君堡市民认可,而试图改朝换代的篡位者将被唾弃。马其顿王朝最终亡于绝嗣。

从民族问题的角度看,拜占庭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多民族帝国。不管是希腊人、拉丁人、亚美尼亚人还是斯拉夫人,他们共同的民族认同就是“罗马人”。在当时,这并非是一个狭隘的血统概念,而是一种光荣而骄傲的文化认同。

从宗教角度看,教会在东帝国的影响远不如西方。君士坦丁堡牧首一直是皇帝座下的臣子(尽管有时并不听话,但皇帝有权力撤换),而教皇却高高的凌驾于世俗国王之上,玩弄信仰。唯一的遗憾就是,拜占庭帝国的臣民太过执着于教义争端,导致了多次内部暴乱,包括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。但最应该明确的就是,皇帝始终是东方教会的最高领导人和仲裁者。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6、文化发展

拜占庭帝国一直是西方世界的文化制高点。

拜占庭帝国的两次黄金时代,即四至七世纪黄金时代和马其顿王朝黄金时代,都代表了一次文化的勃兴。由于我们谈的是衰亡,所以这里简单交代一下八世纪黑暗时代之后的文化发展。

八世纪的拜占庭帝国,由于外部环境恶劣,内部斗争严重,文化发展几乎停滞,文人们热衷于写神学作品,官员们甚至使用习惯法而不是成文法办事和判案。

马其顿王朝文艺复兴,指的就是马其顿王朝时期拜占庭帝国文化的一次勃兴。马其顿王朝的文艺复兴,使得对古代希腊文明的研究成为时尚。事实上我们现存的古希腊文献,大都是十世纪的拜占庭学者们誊抄的结果。不同于破坏圣像运动时期那种学者只学习神学、只创作神学著作的风气,此时的学者们开始重拾古希腊人的精神,传承并领悟古代辉煌的文明,虽然这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。而此时的官僚团体与军队体系,不再像几个世纪之前那样依靠经验与习俗办事或打仗了,得益于马其顿王朝皇帝们对文化的重视,他们重新编撰了古代的许多典籍与法律文献,并且制订了一些适宜当时帝国状况的新法,做到了有法可依。神学家们不再摒弃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,在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准备工作上,拜占庭的教会人士重拾了古代的文献。而拜占庭教育也找到自己的出路:即解决破坏圣像的争端。从一些十世纪流传下来的教育资料上来看,此时的拜占庭高等教育学校已经拥有了相当完备的教育体制,而民间的教育风气也变得良好了,让孩子接受至少初等的教育已经成为了家长们的共识。

令人惊讶的是,拜占庭帝国最后不断滑向深渊的两百多年里,文化反而再一次蓬勃发展。尼西亚帝国和帕里奥洛格斯王朝的文化救亡运动,在学者们中掀起了一股抢救古代文献的风气(君士坦丁堡图书馆在1204年被付之一炬)。拜占庭文化事业最后一次蓬勃发展,背景却是国家危亡,令人唏嘘不已。欣慰的是,那些成果相当一部分都被流亡到意大利和西欧的学者带走,为文艺复兴注入了一记强心针。

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是怎么衰落的

7、小结

任何试图以简单的几点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的努力都是徒劳的,也一定是不正确的。

本文仅仅是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进行梳理,对灭亡原因进行一次简单而浅薄的探讨,愚见颇多错漏之处,请诸君指出,在此谢过。

标签: 上一篇:如何认识拜占庭与古代罗马的关系 下一篇:1940年希特勒本来说要打瑞士的,为何最后还是放弃了?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

相关推荐相关推荐

抢占沙发抢占沙发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。

网友评论

猜你喜欢猜你喜欢

业界动态 / 本周热文 / 你言我语

最近更新

最新排行

历史图库更多+

回到顶部